首页

中国第一踩踏女王

时间:2025-05-29 05:40:49 作者:新四军老战士沈如峰战地日记等实物资料入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浏览量:86481

  中新网北京5月27日电 (记者 应妮)“新四军老战士沈如峰战地日记等实物资料入藏中国国家博物馆仪式”26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白玉厅举行,新四军老战士沈如峰在解放战争时期的战地日记、与家人的往来书信等相关实物资料共21件入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新四军老战士沈如峰的部分战地日记。 中国国家博物馆供图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罗文利表示,这批实物资料中的战地日记记录了沈如峰以战地记者身份参与莱芜、孟良崮、淮海等多场战役的经历,是研究解放战争史的重要一手史料;战地书信聚焦时局分析与革命思考,彰显了书写者的家国情怀;较为罕见的《拂晓报》社徽章填补了国家博物馆馆藏空白。它们的入藏对丰富馆藏、保存历史记忆意义重大,希望更多革命亲历者及后人将珍贵文物捐赠国家收藏,以发挥革命文物存史证史、资政育人的作用。

  捐赠者沈卫平介绍了战地日记的发现整理过程,并对中国国家博物馆对这批实物资料的重视和收藏表示感谢。他表示,沈如峰战地日记等的入藏是国家博物馆重视革命文物的体现,希望这次仪式能够推动大家对革命文物征集与保护的关注。

较为罕见的《拂晓报》社徽章(中)填补了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空白。 中新社记者 应妮 摄

  对外友好协会原会长陈昊苏、中宣部出版局原副局长刘建生、北京新四军研究会秘书长杨抗美等人在发言中也分别谈到战地日记在内的实物资料的重要价值和入藏意义等。(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第三十一届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暨展览会11月将在重庆举办

9月7日,由广东省博物馆、澳门博物馆和香港艺术馆联合策划的巡回展览“三城记——明清时期的粤港澳湾区与丝绸外销”在香港艺术馆举行新闻界预展。展览集合三家博物馆的108组藏品,包括外销画、销往海外的精美丝织制品、服装饰物及家居织物等,呈现明清两代湾区风貌和丝绸生产工艺,让观众认识粤港澳三地如何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诉说中外文化交流的故事。(记者 陈永诺)

第十三届郑仙诞文化旅游周在广州白云山启动

今年22岁的美国华裔青少年林吕是此行年纪最大的营员,也是美国华府青年义工俱乐部的创办人。2018年,还是中学生的他和几个同学成立了义工组织,鼓励支持华裔青少年主导参与社区服务。

全国首部区域性投资者保护条例在深圳出台

4月12日,在河北省衡水市冀州区多个学校的田径场上,伴随着动感十足的音乐响起,“扇舞操”“跳绳操”“韵律操”等丰富多彩的课间操为学生“减压”。

报道称以色列导弹袭击伊朗 中方:反对任何导致局势紧张升级的行为

当天下午,与会代表们前往三峡大坝、兴发集团新材料产业园、长江大保护教育基地,实地调研了三峡流域生态环境治理、长江岸线码头治理等工作。

“新能源汽车城”竞赛背后的民企力量

赵氏孤儿》作为一个中国传统故事,不仅在中国家喻户晓,在世界范围内都产生了深远影响。这样一个故事被搬上北京人艺的舞台,不仅仅是向观众讲述一个故事,更是传递一种对于戏剧的理解。2003年,导演林兆华在首都剧场将这部剧首次搬上人艺舞台,以放弃报仇来进行反转,成为令人惊艳的亮点。20年后,曾经饰演程婴的何冰担纲导演,重新探讨了故事的内核——以“爱”为主题完成叙事,让观众看到了传统之外的创新。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